SW传媒2023年是戴维斯双击的一年:政策(游戏视频影视等内容监管)边际宽松、内容产业 走出低谷期、疫情后线下广告和娱乐产业复苏,叠加AIGC全球科技创新红利提振估值。2023年初至今SW传媒涨幅主要由估值提升驱动,23Q1收入和利润增速已经企稳, 预计后续复苏趋势将更加明显。AIGC的IT技术栈:框架层和资源层解决模型的基础设施与训练条件。模型层以MaaS (Model-as-service)变现。应用层针对细分领域需求提供产品或服务。AIGC算法、算力、数据等AI软硬件基础设施发展日趋成熟,为应用百花齐放奠定基础。
OpenAI与微软的合作,在搭建AI生态上提供了实践范例:OpenAI集成到微软产品Copilot、Bing,微软云上部署OpenAI产品,推出TOC的Chatgpt并开 放API,OpenAI推出插件,OpenAI投资大量应用等。AIGC应用陆续进入成熟期。预计在2023年后,文本、代码领域将实现AIGC技术成熟应用, 图像、视频3D游戏紧随其后;AI生成内容的质量也将不断迫近并超越人类创作内容水平。
(资料图)
2.AI+游戏:景气上行与AI体验革命共振22年11月以来,经历未成年人防沉迷监管、版号暂停到恢复后的游戏行业在主流舆论 中的定位更加突出了“文化”和“科创”属性。游戏在引领前沿科技创新上的作用被强调;游戏在文化全球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被肯定。版号常态化后供给逐步修复,是行业景气度回暖的坚实支撑,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,2023上半年国产版号数量总和已超过22全年,月均版号数量(87个) 相比22年月均(发放了版号的月份平均发放数量约为67个)增长近30%。进口游戏版号发放也在改善,22年12月进口版号时隔18个月重启,首批发放44款。23年3月 发放27款。
预计23下半年游戏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,4Q21至4Q22手游季度同比增速持续低迷,2Q22出现多年来首个季度下滑。但23年以来手 游降幅收窄,4月降幅收窄至个位数。我们认为22年行业增速下滑主要由于供给影响,供给影响大于需求影响,监管常态化趋势下 23年供给大概率好于22年,转暖确定性较高。节奏上,随着23年中至下半年供给向上+基数变低,我们判断23下半年手游行业增速有望加 速至20-30%。
AIGC大体可作用于策划、美术、音视频、代码、营销等环节。AIGC在游戏各研发环 节均有用武之地,核心是减少低端/重复的人力劳动、加快沟通效率,使作为产能发展 瓶颈的人力能够聚焦到更富有创造力的环节。
AIGC辅助游戏核心创意的生成,提高策划效率。内容策划方面,AI可以在人类的指导下生成 游戏所需要的世界观框架、剧本、文化包装等文案,而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检 查和修改,提高了文案创作的效率。以英伟达的ACE(Avatar Cloud Engine)为例,AI可帮 助搭建和部署定制化的对话,大幅度提升剧情设计师的效率。数值设计方面,以莉莉丝的 《万国觉醒》为例,其使用了启元世界AI辅助游戏数值设计,AI用较小的人工成本为新赛季 推出新统帅时的设计和与原有游戏生态的平衡提供了最优解。
AIGC深度参与美术创作,提高创作效率。美术创作主要分为2D图像制作与3D模型制作:2D图像方面,AI生成图像仅需输入关键词等描述,便可得到大量素材,总计耗时约几个小时, 远小于传统绘画师所需的几个月创作时间。3D模型制作方面,游戏设计师可以通过对AIGC输入文本或者2D图像来高效生产3D模型。如 Unity宣布将推出两款新AI产品Unity Muse和Unity Sentis。Unity Muse是用于内容创建的AI 功能平台,可加速游戏和数字孪生等实时3D应用程序和体验的创建;Unity Sentis可在Unity运 行时提供AI驱动的实时体验,现已处于封测阶段。此外,腾讯AI Lab已实现通过AI技术完整生 成3D虚拟城市。
AIGC可提高音频、视频的创作效率:音频端,AI可以协助合成音乐,提供个性化的游戏定制。以动视暴雪为例,其可为多人游戏 中每个玩家自动生成独特的游戏配乐,同时AI模拟人声并合成语音,提升游戏内容的生产效 率。视频端,AI可以通过视频捕捉合成和加工动画视频。以网易互娱的AI Lab为例,只需手机从 两个视角拍摄同一组人物动作,即可快速且高质量地捕捉人物动作,产出骨骼动画数据。
AIGC降低代码门槛,提高研发效率。Github Copilot,CodeGeeX,Codex等软件可以通过AI技术,根据上下文或者输入的提示 自动补齐代码,帮助开发人员更快地编写。以Github Copilot为例,微软GDC中国行展示了 基于GPT-4的新版本Copilot X,开发人员可用语音激活AI来辅助编程。AIGC辅助营销素材创新,提高买量的定向能力。素材端,AIGC可提升买量素材的产出量,亦可通过AI直播等营销形式,提升营销创作的效率。 买量端,以三七互娱为例,在AIGC概念火爆之前,其量子就已通过算法和AI,使投放的视频 素材可根据所发行的地区进行风格的转换,提升了内容的精准性,推动广告投放效率。
我们主要从AI对C端的底层逻辑切入:一是彻底改变人与物的交互关系;二是使得过去千人 一面的产品可以走向千人千面;三是UGC+AI的结合扩大游戏创意丰富度。(1)NPC智能化空间大,游戏深度交互时代来临。NPC与玩家的交互:GPT扮演智能NPC与玩家形成多样化的拟真交互,且除了文本交互形态外,语 音、动作、表情、行为的智能化亦值得期待(多模态)。NPC与NPC的交互:从围绕玩家构建人物关系到动态形成拟真世界。传统游戏的世界中,除 玩家外其他人物关系线通常为静态,游戏仅围绕玩家运转。AIGC的推动下,游戏世界可能由 静态转向动态发展,游戏内的关系网络从辐射状向网络状演进,玩家将扮演拟真世界的参与 者角色。
以《活的长安城》为例,通过GAEA技术系统,NPC被赋予独特的个性、经历和人物关系,并 根据NPC自身的状态做出实时行为决策。当前《活在长安城》的Demo已经实现了独立的智 能NPC生态。我们认为,更为复杂的场景、大规模的智能体,以及更丰富的/定制化的深度交 互关系有望大幅提升游戏体验。传统的游戏基本是“千人一面”的,而AIGC有望驱动游戏成为“千人千面”。即通过 AI生成剧情/内容、构建场景、道具,不同玩家在游戏中会得到截然不同的体验,游戏 成为高度定制化、千人千面的产品。
游戏有望受益于AI大模型迭代方向,实现内容形态变革。GPT未来的迭代大模型在多模态上 有望进一步拓展,其产出形式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图像,而是包括3D模型、视频、音频等更为 广泛的内容,具备更强的多模态能力、更强大的数据理解能力和更智能化的信息处理能力, 能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人类的情感和语言,其与人类的交互更为贴近真实。而这些能力有望推 动游戏行业在研发流程和内容形态上实现新的变革。随着AI驱动的3D模型搭建能力不断成熟,定制化游戏内容的核心将转向视频/3D游戏场景, 千人千面将从二维图像走三维场景。例如Cyber Manufacture的黑客帝国预览版本,当前已 实现通过交互生成文本剧情的功能,下一步将计划实现AI 实时互动剧情与游戏画面结合,推 动定制化游戏内容走向高维。
AI叠加云原生3D引擎,有望成为千人千面向高维度演进的钥匙。AI结合原生云游戏引擎等云 计算支撑,有望实现AI实时搭建场景、道具生成、剧情演绎等,构建更开放、庞大、定制化 的游戏世界。如松应科技基于云原生和开放架构理念设计的3D实时协同引擎,包含云端部署、 AI驱动等特性。有望成为云3D实时互动场景最重要的一环。游戏创作从PGC(专业团队开发)到UGC,内容丰富度与创新度得到极大扩张。UGC模 式的本质是降低游戏开发门槛,相较于PGC,UGC鼓励玩家自行开发玩法模式与游戏世 界,提高了内容丰富度与创作的爆款能力。从游戏品类创新的历史来看,大多数爆款游戏均来自于UGC。例如诞生于《魔兽争霸》编辑器 的《DOTA》《真三国无双》、《武装突袭2》游戏模组的《绝地求生》、以及《DOTA2》游廊 自定义地图的《自走棋》。
AIGC将进一步降低游戏UGC门槛,品类创新周期有望加速。AIGC应用到游戏开发中后,创意外的诸多环节将被AI替代,UGC游戏门槛有望进一步降低,创 意将得到放大,游戏创新走向去中心化。从过去视角来看,如腾讯游戏副总裁马晓轶认为游戏行 业一般每隔5-6年玩法会有一个大的玩法突破,但玩法突破从绝对值看依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。 而AIGC带动游戏创意丰富度跃升,有望加速玩法创新周期到来。随着AI 3D模型技术日趋成熟,Text to Game有望成为现实,UGC平台及竞技/休闲 竞技游戏的UGC编辑器有望受益。
UGC平台方面,AIGC则有望进一步降低玩家创作的门槛。以芬兰初创公司公布了其同名的 UGC平台《Roleverse》为例,玩家拥有游戏世界的完整控制权,可以通过文字描述游戏进行 游戏创作,形成文生3D的游戏体验。该游戏基于ChatGPT4以及谷歌的Bard模型,预计于 2023年10月份上线。竞技/休闲竞技品类包含较多的UGC内容,在UGC门槛下降的趋势下,腾讯的《王者荣耀》、 网易的《蛋仔派对》、巨人网络的《太空行动》《球球大作战》等包含UGC编辑器的竞技/休 闲竞技游戏有望受益。以《太空行动》为例,UGC编辑器可让让玩家自由搭建地图,设计关 卡,提升游戏内容的丰富度与可玩性。
3.其他AI应用:陪伴、教育、内容工具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进步在哪?更完善的知识结构,更强的语义与情感理解能力,不再 局限于有限话题和任务;获得更接近真实对话场景下的情感陪伴。近期海外部分AI陪伴产品用户快速增长(Character.AI),初步验证商业模式(Snapchat网红 Caryn推出AI虚拟伴侣);陪伴产品在AI赋能下的进化值得重点关注。Character.AI用户快速增长,已开始 付费变现,综合性AI+聊天产品。用户可以创建 AI角色,也可以与官方预先创建的角 色以及其他用户创建的角色进行交流。 基于自研大模型;角色能够记住聊天 历史,具备性格的连贯性和持续塑造 性,满足用户深度个性化的AI聊天机 器人需求。
移动版首周下载量超ChatGPT:根据 钛媒体,5月23日移动版上线一周内 安装量超 170 万(ChatGPT 移动版 头六天的下载量为超 50 万次)。已推出9.99美元/月付费模式:会员 可以跳过等待室,获得更快的响应时 间,更早地使用新角色,加入社群等。海外AI+教育成为ChatGPT率先落地的应用方向之一,有望改善原有个性化辅导的商业模 型:ChatGP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包括语言学习(如:多邻国,OpenAI投资的Speak)、教辅软件 (如:Khanmigo)等,海外已经有部分教育领域产品接入GPT-4模型。此前教育领域个性化辅导的需求强劲,但商业模式持续不被看好,主要由于:1)需求扩张受限于 定价偏高;2)利润率受于教师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成本高,没有规模效应。
地方出版国企主营教材教辅,具备公立学校渠道积累深厚、内容资源储备丰富的优势:南方传媒推出:1)粤教听说,面向中小学用户提供英语、普通话发音纠正及其他付费增值服务;2)花城艺测:面向B端 提供艺考评级等;3)推出粤教翔云在线教育平台。皖新传媒推出智慧校园系统和美丽科学数字教科书;中原传媒推出智 慧校园平台,并预期2024年落地,能够面向C端收费;凤凰传媒与股东中移动合作探索智慧教育,旗下学科网有理化生仿 真、阅卷功能、集成AI学科个性化服务报告等功能;中南传媒整合数字教育资源,打造在线教育产品集群。
部分公司推出AI内容创作助手,基于大模型能力和自身数据积累,帮助企业和个人用户生成 营销文案、绘画及视频等。参考海外可能采取SaaS付费模式。浙数文化上线传播大模型内测版,包括多款媒体内容生产类AIGC应用,在浙报集团新闻生产发布平台 “媒立方”开展内部测试,供潮新闻记者和编辑试用;易点天下推出基于AI能力的CyberCreative创意平台,实现了多项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测试。电商 商家可以实现一套(爆款)素材,变换不同人种风格的人脸,叠加不同商品图片,变换多语种,从而 实现高效率复用和推广。天下秀推出AIGC创作助手灵感岛,为自媒体创作者提供爆文创作灵感;蓝色光标提出All in AI战略; 三人行与科大讯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推动大数据及AI技术在数字营销领域的产品共建。
4.AI数据:版权价值有望重估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大量语料。大模型通常需要混合不同的数据源进行预训练,而不是单一 的语料库,目前三个有代表性的LLMs的预训练语料:GPT-3 是在一个包含300B标记的混合数据集上训练的,包括CommonCrawl, WebText2(网页文本), Books1(书籍1), Books2(书籍2), 以及Wikipedia;PaLM 使用780B的预训练数据集,其来源是社交媒体对话、过滤后的网页、书籍、Github、多语言维 基百科和新闻;LLaMA 从各种来源提取训练数据,包括CommonCrawl、C4、Github、维基百科、书籍、ArXiv和 StackExchange。LLaMA(6B)和LLaMA(13B)的训练数据大小为1.0T tokens,而LLaMA(32B) 和LLaMA(65B)使用1.4T tokens。
根据人民大学发表论文《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》,海外主要的开源语料可以分成5类:书籍、网页 爬取、社交媒体平台、百科、代码。其中:海外书籍类 主 要 是 BookCorpus ( 线上电子书库 Smashwords的数据爬虫)和Project Gutenberg(古腾 堡工程),分别包含1.1万和7万本书籍的txt文件,前者 在GPT-2等小模型中使用较多,而MT-NLG 和 LLaMA等 大模型均使用了后者作为训练语料。网页爬取(CommonCrawl)是最大的开源网络爬行数 据库之一,包含PB级的数据量,被广泛用作现有LLMs的 训练数据。
社交媒体平台(Reddit):Reddit是一个社交媒体平台, 用户可以提交链接和文本帖子,其他人可以通过 "加注 " 或 "减注 "进行投票。代码:两个主要的来源是开源许可下的公共代码库(如 GitHub ) 和代码相关的问题解答平台 ( 如 StackOverflow)。中国、欧洲逐步出台监管细则,要求人工智能公司保证模型训练数据版权的合法性,海外已有AI数据版权商业化案例:Reddit、Twitter、美国新闻集团等。
5.港股互联网:巨头下注AI恒生科技在2021年大幅下跌情况下,2022年仍受重创。2021年在A股、美股科技板块亮眼表现的情况下,恒生科技受制于平台经济反垄断,跌幅33%;2022年,国内以及全球科技产业增速放缓,基本面压力相对较大,叠加高通胀、美联储加息等市场因素和地缘政治 冲突、中概退市危机等,板块仍旧大幅回撤,跌幅27%。22年11月以来,积极因素开始出现,进入估值修复通道。中国防疫二十条出台后预期经济复苏、中概退市危机缓解、平台经济进入常态化监管,美联储加息节奏预 期放缓等,恒生科技开启反弹。23年初以来,恒生科技表现较为平淡,但乐观因素正在累积。恒生科技年初表现平淡原因包括:居民消费复苏幅度低于预期(不少互联网业务与消费景气相关)、美联 储加息节奏预期反复、地缘政治冲突等;但我们预计乐观因素正在累积,包括降本增效下财报逐步改善、 下注AI争取长期的新增长点等。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